高中师生夜登黄鹤楼上了一堂实践课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1-11-24 10:09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学生在黄鹤楼上吟诵诗歌。记者杨枫 摄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11月22日晚,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专家和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的师生们着汉服,夜游黄鹤楼,上了一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他们吟诵着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听专家讲解黄鹤楼植物文化,赏析黄鹤楼的建筑艺术,在如诗如画的黄鹤楼夜景中品读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11月22日晚6时天色已暗,长江日报记者看到,黄鹤楼在夜色下充满了古典静谧之美。此时,师生们身着飘逸的汉服,提着竹制灯笼,端着笔墨纸砚进入黄鹤楼公园,古风古韵中,仿佛穿越了时空。

品读传统文化的第一站,师生们聆听黄鹤楼的植物文化,由黄鹤楼公园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王臻结合生物学、文学和历史学进行讲解。王臻给师生们讲述了黄鹤楼公园内古典中式园林的特征,蛇山上古树名木的知识,光的照度、土壤的干湿度影响下树木在四季呈现出的不同颜色和景观等。身边公园内的植物竟然藏着如此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识,让师生们啧啧称奇。

在黄鹤楼公园内的岳武穆遗像亭内,十多名师生齐诵岳飞词作《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在初冬的寒风中,师生们面向北方,极目远望,热血沸腾,朗诵出豪情干云霄的诗句。

晚7时,师生们一起登上黄鹤楼,来自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张翰麟和陈思辰作为代表介绍了学生团队研究黄鹤楼建筑艺术的成果。带队的语文老师喻渝说,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所写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文中大篇幅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但有些建筑专业词汇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们有更直观的感受,所以组织学生们对身边的建筑——黄鹤楼的建筑艺术进行实地研究和探索。学生们在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并登楼进行实地考察后,撰写了《黄鹤楼建筑艺术》研究成果,并于22日晚在夜幕中的黄鹤楼之上进行发布和讲解。

张翰麟说,这次黄鹤楼的实践活动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无论是前期实地探访黄鹤楼整理其建筑特征与风格,还是实地讲解,都让他收获颇丰。“在静谧的夜晚,和专家、老师们一起仔细观察楼宇特征,更增添了浓浓的学术氛围,这样特别的实践课,太令人难忘。”

陈思辰告诉记者:“有机会在黄鹤楼中介绍黄鹤楼的建筑我感到非常荣幸。黄鹤楼是每个武汉人的记忆和乡愁,我真心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黄鹤楼,了解武汉,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三镇风光放眼收,四面霓虹漫盈眸……”活动的最后一站,师生们一起登顶黄鹤楼,观看武汉壮美的夜景,并且吟诵原创诗歌《夜上黄鹤楼》。

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吴东生介绍,本次活动得到了黄鹤楼公园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让区内的教研员、师生们都更加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通过这节特别的“实践课”,来体味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