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国武汉第十届地书大赛暨第十四届芦花文化节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举行
11月22日,2025中国武汉第十届地书大赛暨第十四届芦花文化节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书法爱好者齐聚长江之畔,以笔墨为桥、江滩为卷,共同绘就长江生态文化画卷。
活动现场,巨型地书作品的创作成为焦点。参赛者手持特制的地书笔,在百米亲水平台上挥毫泼墨,以环保石灰水为“墨”,以平整地面为“纸”,共同完成了一幅书法长卷。
昆明丰宁地书协会会长韩立宇即将在月底迎来80岁的生日,今年他带领了3名协会成员前来武汉参赛。他说:“武汉地书大赛的环境和服务堪称全国一流,武汉江滩风景美不胜收,人文氛围热情洋溢,明年我还要再带协会会员前来感受这场文化盛宴。”
24岁的吴曦与父亲吴浩已是连续三年同台竞技,母亲蔡慧用手机记录下父子俩的每一个创作瞬间。“我从小就教他写字,没想到他如今也成了书法老师,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吴浩笑着说道。吴曦大学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将书法教育带入课堂,传承着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10岁的“小书法家”刘静姝也备受瞩目,她自5岁起便开始学习软笔书法,7岁接触地书,此次以工整的楷书摘得了青少年组优秀奖。“地书让我更加亲近自然,也锻炼了我的耐心,未来我想成为一名书法老师,教小朋友们写字。”她稚嫩而坚定的话语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互动区“江畔书斋”也成了热门打卡地,书法家们为市民定制扇面、书签等纪念品,让传统文化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
武汉地书大赛自2013年开始举办以来,从最初的地方文化活动逐渐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市江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地书大赛的深层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城市精神,当选手们用石灰水在江滩上写下对城市的热爱时,他们书写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创新,是对城市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据悉,本届大赛共评选出十佳选手及优秀组织奖等多个奖项,获奖作品将在横渡长江博物馆进行长期展出,供市民们欣赏观摩。
编辑: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