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秀、机器狗表演、科学装置操作……9月11日,2025年武鄂黄黄四地联动 助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科普大篷车+”开进黄陂区横店街道实验学校。该校5000余名中小学生在科普辅导员的带领下探索科学奥秘。
为配合今年“全国科普月”活动开展,由武汉都市圈科普联盟以及武汉、鄂州、黄冈和黄石四市科技馆联合主办的2025年“武鄂黄黄四地联动 助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科普大篷车+’走进乡村中小学”系列巡展活动于本月深入武鄂黄黄四地乡村中小学。
当天,武汉市科协向黄陂区横店街道实验学校赠送题有“馆校携手科普同行”字样的非遗卷轴。
在科学实验秀环节,武汉科技馆和黄石市科技馆分别带来《探秘红蓝》《“球”,你别秀了》《小气球大道理》三个节目。科普辅导员通过情景演绎和现场互动,向小学生们解释热胀冷缩、硝酸纤维素使得物质燃烧更彻底、电流的热效应可使气球自爆、弹性对压力的缓冲作用等科学原理。科普辅导员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令在场学生在捧腹大笑之余受到科学的启迪。
武汉科技馆科普辅导员演示《小气球大道理》。记者万凌 摄
黄石市科技馆科普辅导员在科学实验秀《“球”,你别秀了》与小学生互动。记者万凌 摄
在观摩体验环节,四市科技馆带来的80余件科普展品吸引同学们动手操作。现场还有一只会奔跑跳跃的机器狗,俨然明星一般,被好奇的孩子们团团围住。
小学生围观机器狗表演。记者万凌 摄
黄陂区横店街道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黄毅介绍,该校从软硬件着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校园内开辟创客空间、读书角和科普作品展示区;邀请科技工作者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到科技馆、自然博物馆、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参观学习;支持学生成立编程社、科技活动社等社团组织;定期举办科技游园会、科幻画比赛、科技小制作展等活动,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
黄陂区横店街道实验学校创客空间展示学生制作的3D打印作品。通讯员余振 供图
该校五年级学生易嘉骐是一名科学小达人。他说,“科普大篷车”就像魔法师一样让他大开眼界。他从活动中又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
武汉科技馆负责人介绍,“科普大篷车+”是一个集教育性、互动性、创新性及移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普交流平台。以传统的大篷车科普为载体,充分发挥覆盖面广、流动性强、深入基层的优势,根据服务需要,盘活现有车载科普资源,选取有针对性的科普内容,通过辅导讲解、科学实验、科普剧表演、科学探究、科普讲座、线上科普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科学学习体验。
2025年“武鄂黄黄四地联动 助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科普大篷车+'走进乡村中小学”系列巡展活动整合了四地科普大篷车资源及科教活动资源,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联动机制更加完善,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今年5月,武鄂黄黄都市圈“科普大篷车+”首站开进新洲区邾城街第四小学。稍后,“科普大篷车”还将开进黄石市铁山第一中学、湖北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黄冈)等学校。
编辑:冯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