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经典观照当代 市民组团观赏这场书画作品展

来源:长江网 发布日期:2025-09-13 17:33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中国画讲究写生吗?”“皴法有哪些技巧?”9月12日,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武汉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溯源经典——杨助刚、杨茂宗书画作品展”开启网络直播,十余万网友通过长江网云观展,还有一批书画爱好者组团来到市群艺馆与作者面对面交流。

书画爱好者组团来观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100件书画作品,其中张助刚书法作品50件,五体兼备,书写内容包括历代经典诗词文赋和个人生活学习心得;杨茂宗国画作品50件,主要以传统绘画学习临摹为主题,结合个人大量写生实践,表达出对古典山水的理解。

杨茂宗与参观者交流

据了解,张助刚、杨茂宗都是市群艺馆的专职干部。张助刚是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楷书专委会秘书长、武汉书协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秘书长。杨茂宗是中国美协会员、湖北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省政协书画院院委。两人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展览中获奖入展。

张助刚分享自己的艺术理念

当天,两位作者专程来到展览现场,与书画爱好者分享自己的艺术理念,并逐一讲解展出作品的意境、特色和技法。来自芙山书房的二十余名学员驻足观赏、拍照,不时提问,并自发在个人社交平台直播分享展览实况。

书画爱好者拍照学习

记者在现场看到九幅临摹于不同时间的《兰亭序》,其章法、纸张、风格各异。张助刚说,“书法不同于写字,写字讲究横平竖直,而书法要在符合法度、规则的前提下求新求变,有时还要人为造险。”

张助刚临摹《兰亭序》

在一众古典诗词文赋中,记者发现一幅题为《中国光谷礼赞》的行书作品,文中盛赞光谷“科技和生态相融,人文同自然共生。”

张助刚创作《中国光谷礼赞》

张助刚介绍,这幅作品创作于2024年立冬,曾参与武鄂黄黄都市圈书画联展。为了创作这幅作品,他还专门研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的个人传记。他将光谷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底蕴内化于心,随后将礼赞之情倾注于笔端。

张助刚认为,临摹经典不是从事书法艺术的最终目的,新时代的书法家要记录现实、反映当代。因此,他建议广大书法爱好者树立作品意识,临摹和创作不可偏废。

对此,杨茂宗深有同感。相较于中国山水画的写意功能,他也非常注重当代作品的写实意义。

杨茂宗创作的中国山水画

杨茂宗创作的中国山水画

参观完本次书画作品展,市民王凤莲女士感触良多。她说,作为传统艺术爱好者,她希望获得更多沉浸式观展和学习的机会。两位大家分享的书画技巧很实用,他们的创作心得很有启发性,令她受益匪浅。

武汉市群众艺术馆党委书记、馆长胡怀存表示,本次展览以“溯源经典”为主题,意在引导观众回归传统、致敬经典,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探寻艺术创作的本源与真谛。市群艺馆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书画艺术深度融入城市空间,渗透市民日常生活,打造可触摸、可感知的书画美学生活样本,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同时为武汉增加更加浓郁的艺术氛围。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5日。欢迎广大市民前往市群艺馆观展。

编辑:赖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