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答题、诵诗 2025古琴台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活动举行

来源:长江网 发布日期:2025-11-06 14:36
【 打印 】 【 扫一扫 】
【 字体:  】

“伯牙在哪里遇到钟子期?”“现在的古琴有几根弦?”11月5日,“光影映初心 经典永流传”——2025古琴台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活动在青山区红钢城小学举行。2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近距离感受古琴技艺,并深入了解古琴台的历史文化底蕴。

2025古琴台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活动在青山区红钢城小学举行

活动现场,当深沉悠远的古琴曲《流水》奏响,师生们沉浸在民族乐器营造的空灵氛围中。武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泛川派)代表性传承人、古琴台星级讲解员刘冰莹用精妙的琴技演绎出知音难觅的意境,并生动讲解古琴台的历史典故。小学生们被琴声和故事深深吸引,仿佛穿越到2000多年前伯牙与钟子期相遇的场景。

古琴台星级讲解员刘冰莹演奏古琴曲《流水》

刘冰莹向红钢城小学的学生讲解古琴台的历史典故

互动环节,一道道爱国主义教育知识趣味问答题,将现场活动推向了高潮。同学们踊跃举手答题,并高声诵读经典古诗,感受古琴历史的源远流长和知音文化的深厚文化内涵。大家有感而发:“第一次现场欣赏古琴演奏,琴声美妙,令人陶醉。”

红钢城小学的学生踊跃举手参与互动

红钢城小学的学生参与答题

红钢城小学四年级(8)班学生周畅说:“这次活动令我感触很深,特别在朗诵诗句时,我仿佛来到伯牙和子期的世界,从中我懂得要珍惜朋友,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时我们要好好学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红钢城小学的学生代表朗诵与古琴文化相关的诗词

红钢城小学校长吕璐表示,汉阳古琴台是中华知音文化的发源地。本次活动以琴为媒、以文为桥,通过欣赏古琴演奏、探寻历史典故、齐诵经典诗词等多元形式,让学生沉浸式体悟知音文化中的诚信之美、相知之贵。在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对武汉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武汉市工运纪念馆管理中心、红钢城小学和长江网相关负责人为获奖小学生颁奖

据了解,古琴台于2016年被列入武汉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后,古琴台每年坚持举办形式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武汉中小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了解祖国灿烂文明,掌握历史知识,提升爱国情怀。

自2022年起,“光影映初心经典永流传”——古琴台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汉阳区、硚口区、江岸区、江汉区,覆盖多所中小学的万余名学生,得到老师学生广泛好评。当天,活动首次走进青山区。

武汉市工运纪念馆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音乐课堂形式寓教于乐,带领青少年走近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下一步,武汉市工运纪念馆管理中心将创新开展更多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活动,深入小学、初中、高中,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了解知音文化,讲好知音故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编辑:代婧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武汉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